关于 All In Boom 到底是 Boom 在哪里?

11 天前
 OneLiteCore

都说 All in one 是 All in boom 但是真的 boom 的时候是哪个地方炸?

自组了一台 NAS 配置是 8100 + 32G 内存 + 海韵 GX650 电源,多盘位塔式机箱装了 3 个前风扇,主板也是一手的,硬件上爆炸的风险应该不高。

软件上 SSD 装 PVE 并存放虚拟机的磁盘镜像,直通 Sata 控制器到 Debian 虚拟机里做存储服务,然后在飞牛的虚拟机里挂载并提供影音服务。

网络

网络使用全家硬路由,PVE 里面也没有装软路由,只是在 Debian 里用 Docker 装了 Sub-Store 来整合复数个机场的订阅给其他设备的客户端使用,避免单个机场跑路的问题。

不折腾全家网络和软路由自然网络不会因为 All in one 爆炸。

意外断电

无论是否 All in one 都有这个问题而且城市供电一般没什么问题,最多加一个 UPS 就搞定了,所以暂时不纠结这个

硬件磨损

作为数据盘的 HDD 注定是有寿命的,在散热和电源都比较到位的情况下做好备份就行。其他的部件比如 CPU 、内存、电源、主板、风扇和机箱等基本不考虑寿命问题。

唯独作为系统盘的 SSD 可能是风险点出问题的话自然就是全 Boom 了,但是用 PVE 定时备份系统到 HDD 里届时恢复反而会比物理机直装更方便些。

作为参考某些 Nas 厂商会在多个数据盘上多分一个区以此组 Raid 给系统盘,这个方法对于存储设备来说是挺好的,但是除非组黑裙否则这个路子没法用。

软件爆炸

更新/配置 PVE 导致系统全挂或者整机无法联网,这个算人为的错误不是设备的问题,熟悉 Linux 的各种操作和习惯之后一般不会炸。

其他潜在的 Boom ?

最后的问题就是,在考虑了上述的问题之后是否还有其他会导致爆炸的点?

657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AS
97 条回复
Jacksu
10 天前
所以 ALL in Boom 能不能玩看你对可用性的要求如何,比如我这种,如果挂了,改下硬路由的上网模式,可以让家人两分钟内恢复 WIFI ,一般情况也能接受吧。
另外一定要做备份,Boom 了不丢失数据,恢复也容易。
OneLiteCore
10 天前
@Jacksu 截图里面的面板是什么服务提供的?感觉有必要也整一个。另外很好奇为什么要用软路由系统做底层呢?因为常见的 Boom 就是作为主路有的软路由炸掉了。
Jacksu
10 天前
@OneLiteCore 面板是 homepage 做的,会折腾 API 基本上万物皆可上面板顺带一个轻量的状态监控。
软路由也是个 Linux ,炸掉是为什么呢?反正我用这么多年除了早些年不懂的时候手动折腾炸过,正常用从未炸过,甚至持续大半年没关机重启都没啥问题。我装的插件少,连富强都是手搓的防火墙规则和配置文件,没有用第三方插件。其他扩展都是走容器实现。
OneLiteCore
10 天前
@Jacksu 关于备份的话可以说是下是怎么自动化的么?我看了下 PVE 没办法实现将 “NAS 系统备份到 NAS 的硬盘里” 这种类似递归或者自举的操作,除非有一个 NAS 之外的存储做中转。目前的想法是:

1. 通过转接的方式新增另外一个硬盘控制器直通给飞牛,然后和作为主 Nas 的 Debian 互相备份到对面
2. 买一个成品 Nas 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3. 备份到日常使用的主力电脑上
Jacksu
10 天前
@OneLiteCore 我是用的方式跟你说的第一种方式差不多,我是存到了另外一个硬盘。数据备份遵循 321 原则,但系统备份要实现快速恢复的话 pve 是没有 openwrt 有优势的,原因没别的,openwrt 系统分区极小,dd 备份很快也不容易出错,而你的 pve 也就是 Debian 用 dd 备份不方便。
第一种方式的前提是你主机硬件不能坏,就算系统崩了或者系统盘坏了还可以 livecd 进去恢复修复,机器坏了其他硬盘又没那么方便取出来就很麻烦。第三种方式,你主力电脑开机时间不确定,无法做到稳定的自动化。
所以,要稳只能第二种方式。
另外,现在容器非常的强大和高效,私以为家庭这种使用场景用不到啥虚拟机,也就没有 pve 的必要性。我一个 openwrt 一把梭哈用了很久了也还不错。
Peek
10 天前
是坏其中一个,其他都要受牵连的意思,怎么会理解成 all in 容易 boom 呢
fanxinxiaozhan
10 天前
电源坏了,排查半天才确定,保修一来一回搞一周。主板坏了,全拆了排查几天才确定,重新买等安装又一周。幸亏家里软路由是独立的
holoto
10 天前
pve allinone 。爱快负责 wan 口拨号和 dhcp 下发。openwrt 系统负责 dhcp 信息的网关流量服务。正常情况这 2 个系统没有问题 就没风险
MrGba2z
9 天前
@noxworld

我不是 All-in-Boom 的架构 不一定能参考

所有的服务都在一台 PVE 主机上(全都是 LXC 容器)每天会定时备份到存储服务器上
存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都是 UBNT

恢复的过程很简单,全新安装 PVE 系统,然后设置一样的静态 IP ,进 PVE 挂载存储服务器进行容器恢复就可以。主要时间在于下载 pve 镜像和安装 pve 系统的过程,我之前升级 pve 系统的时候测试过 (直接全新安装 PVE 而不是升级),非常顺利。

网络方面是经典的 mac+Surge 旁路由,唯一不同的是做了 dns fallback ,这样 mac mini 挂掉的时候降级到普通的网路而不是断网。
coldle
9 天前
@OneLiteCore #70
主板是二手的 🤡 属于原因在自己,,周末搭完灾备环境后狗东买的新主板就到货了,然后满血复活
lucas1213
9 天前
前阵子刚把以前 boom 掉的 unraid 系统换成 pve ,原因是硬盘坏了一个,里面存的都是 docker 的一些配置文件。
换成 pve 后折腾差不多了,没事又瞎搞什么显卡直通,pve 系统被我搞崩了又 Boom 了一次,最近算是稳定半个多月了。

虚拟机 4 个:ikuai 拨号,fnos 影音服务连电视看,omv 挂载之前飞牛不能识别的硬盘给飞牛远程挂载,必备的软路由。docker 就暂时不折腾了
byte10
9 天前
因为 cpu 经常更新😂,一更新你就心痒痒 想换,所以 boom 在这里。

个人建议是 存算分离,至于软路由是否要单独开,我觉得不无所谓。玩旁路由或者主路由都没关系,如果是主路由,可以考虑买一个小米 mini 青春版 作为主路由备用,一旦软路由坏了,可以换主路由,让家里至少能刷个视频。
polarwolf
8 天前
大家常说的 all in boom 主要还是指网络吧,不小心折腾 boom 了,或者设备 boom 了,导致全家人受影响也“boom”了

使用独立的网络硬件已经能应对大部分情况,至于设备,不考虑冗余的情况下,boom 率不高,说不上什么 all in boom 了
limon
8 天前
只要不是主路由,boom 了也就 boom 了,家庭用户要求没那么严格
cyningxu
7 天前
这里的 All in boom 更多强调的是 All 吧,Boom 的话,哪里都有可能 boom
Sendya
7 天前
我的 nas 设备上有 openwrt 备 vm ,主 openwrt 在另外一台路由上,第四个年头了还没炸,特别是硬盘坚挺 长期挂着 pt 所以我的不算 all in boom
neroxps
4 天前
不折腾就不会 boom 部署好后别乱动就不 boom

我以前上班摸鱼天天远程折腾,软路由部署在 pve 天天搞 boom 了回家没网络。老婆一脸嫌弃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5426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