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分享一个“手机监听”事件

9 天前
 cat9life

为什么打引号,因为现象是“手机监听”,实际不知道。请理性发现,更不要人身攻击。我只说一个现象,请教大佬们帮忙可能的原因。

下面两件事都这几天“同时”发生的。

  1. 家里孩子最近迷上看柯南(纸质书),周末滔滔不绝的跟我讲故事和里面的各人物。 注意:年龄尚小没有手机,也不会使用电脑。不可能去网上搜索。 结果:今早上我的 x 乎热榜上就推了名侦探柯南的话题。

  2. 一个同事哥们,我们上班同行,我开车带着他。传统油车,没有智能控制等功能。行程期间胡侃,我讲到了“塔西 x 陷阱”。他表示没听说过这个词。 结果:等我下车打开某头条系的 app ,给我推了“塔西 x 陷阱”的短视频。

1394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210 条回复
cloudzhou
8 天前
@clemente 商用专利举例实际应用,差距十万八千里
luxor
8 天前
就是一种巧合。不巧合的人肯定不会关注,关注的都是发生巧合的人。
PaulSamuelson
8 天前
最离谱的是,我和我对象,都换了 iphone ,这个情况依然存在。我对此,真就莫法了。有相关行业大佬解惑一下么?是 phone 对大陆开了绿灯,还是某些 app 用到比较冷门的 api ?
vanxy
8 天前
@geeksammao 另外目前大部分系统都对加速度传感器的精度做了限制。 现在就算是实验室里也无法通过这种方式监听声音了
vanxy
8 天前
人不是随机数产生器, 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就聊到某种话题, 而是社会化的生物,聊的东西大部分情况就是某个热点事情

比如塔西佗陷阱的例子, 你聊的话题与头条推的都大概率与最近天水的铅中毒事件有关。 通过这个事件你能想到塔西佗陷阱,其他人也会想到。 (打开微信指数小程序,可以看到最近几天 [塔西佗] 关键词上升得很快)
Foxkeh
8 天前
巧合出现的挺多的才会让人怀疑.

我遇到最离谱的一次是蹲坑的时候用自带相机拍了带血的便便, 然后过了一会上淘宝准备搜索的时候默认搜索关键词就是治痔疮.
joyqi
8 天前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你几十年每天都要分享无数的话题给周围的人。碰巧今天分享的和知乎热榜碰上了,所以你发了这个帖子。要不然你想想昨天说了啥?
franswish
8 天前
我还是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设计实验进行测试的
说一个简单的:准备一个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通过 RSS 随便订阅一些东西,写一个随机获取话题/产品的脚本,每天取一条,你用电脑走安全的方式获取,自己看了念给手机听。保证手机完全无法通过语音以外的定位到你要说的话题以及话题对你来说是随机的、凭空出现的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几个小时/一天,随意)留心关注有没有被推荐该话题
有空有闲心的时候多做几次,发动没事干的网友一起测试,构成相对比较大的样本集,最后统计”窃听”事件发生概率
inorobot
8 天前
纠结于如何实现还是太技术了,有的产业有利润就有钻研,48G 的 4090 谁能想到真的让人给做出来了呢
就看实现的哥们儿们能给 硬件 hack 到什么情况了
Promtheus
8 天前
最近电影上映。。
vhus
8 天前
android 的权限管理堪忧,都掌握在厂商手里。
用户想要完全管理就得 root ,问题是 root 后也没有更好的 app 可用并且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wulili
8 天前
@clemente 哥们,你也得看传感器精度啊,就人的说话声那点震动怎么可能引起陀螺仪等设备的明显变化,要是照你这原理分析,那手机麦克风是不是能监听到几百米外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呢,本质都是介质震动传递。。。
brookegas
8 天前
楼主不必与三季人计较,何况还有很多浑水摸鱼的。
我跟同事口头聊办公室装修(没有打字),网页广告就推送了装饰公司。
cmdOptionKana
8 天前
你一天和同事只聊装修不聊别的?你每天和同事聊天,一共出现了多少种商品,网页广告又对应多少种,是否超过了巧合的比例?

连概率你都不管,只记住一次特别神奇的经历,那和信算命信中医不是一模一样吗?
CodeXx
8 天前
@lmhsmart 消耗很低的,参考语音助手唤醒
GK100
8 天前
A tin foil hat is a hat made from one or more sheets of tin foil or aluminium foil, or a piece of conventional headgear lined with foil, often worn in the belief or hope that it shields the brain from threats such a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mind control, and mind reading. The notion of wearing homemade headgear for such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popular stereotype and byword for paranoia, persecutory delusions, and belief in pseudoscience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n_foil_hat
没有恶意,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执念 paranoia 。
meetyuan
8 天前
@wangxiang 真正的监听不会出现用户发现的,不信的话你看这个帖子里很多人都说不可能。
geeksammao
7 天前
@CodeXx 关键词唤醒和录音咋能一样,广告推送得有完整上下文做语义分析才有意义。你总不能听到一个"牛肉"就给用户推牛肉广告吧,万一用户说的是"我咬不动牛肉"呢
Kirkcong
7 天前
Kirkcong
7 天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499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