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分享一个“手机监听”事件

8 天前
 cat9life

为什么打引号,因为现象是“手机监听”,实际不知道。请理性发现,更不要人身攻击。我只说一个现象,请教大佬们帮忙可能的原因。

下面两件事都这几天“同时”发生的。

  1. 家里孩子最近迷上看柯南(纸质书),周末滔滔不绝的跟我讲故事和里面的各人物。 注意:年龄尚小没有手机,也不会使用电脑。不可能去网上搜索。 结果:今早上我的 x 乎热榜上就推了名侦探柯南的话题。

  2. 一个同事哥们,我们上班同行,我开车带着他。传统油车,没有智能控制等功能。行程期间胡侃,我讲到了“塔西 x 陷阱”。他表示没听说过这个词。 结果:等我下车打开某头条系的 app ,给我推了“塔西 x 陷阱”的短视频。

1391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210 条回复
clemente
8 天前
@exiaoxing

给你科普一下 15 年前的技术

1. 手机中的陀螺仪和加速计等惯性测量单元( IMU ),可以通过检测声波振动监听对话
2. 手机 听筒能定位 用户地理位置
clemente
8 天前
而且 IMU 的权限管理很松 任何 APP 都可以伪装起来无障碍访问
dosmlp
8 天前
@vfxx 请你背诵前 7 天看到的所有广告内容,以此证明不是孕妇效应
royzxq
8 天前
请问你需要保健品吗
shadowyue
8 天前
@clemente
你肯定不懂技术。手机录制、监听、分析用户对话内容,手机续航直接就尿崩了。
而且如何从用户一天成百上千的对话中捕获有效内容,需要多少算力?
手机监听的技术一定存在,但是一定不会用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因为你不值那个价格。
lpf0309
8 天前
@geeksammao 我最近就在做语音识别,目前来看占用的资源非常小,模型只需要 30m ,相比于目前大多数软件都是很小的,语音录制权限只需要请求一次。后期有空我测一下续航。
HotieCutie
8 天前
会不会是手机开启了语音助手,这种一直都在捕获附近的声音的,我从来不用这种东西,都是直接给关了
www12222
8 天前
监听不太可能,你和家人的输入法,社媒浏览记录等大数据挖掘出来的广告联盟而已。
elechi
8 天前
我确实也碰到过好几次刚说完就出现在推荐内容里的诡异现象
lzd123
8 天前
虽然不排除被监听的可能(假如没有监听的情况),从心理学角度,好像存在一种偏差理论:
频率错觉:一旦某个话题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会“突然”觉得它频繁地出现在你生活中。
选择性注意:你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无关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感兴趣的事物上。
确认偏差:你倾向于记住符合自己猜测的事件(如“手机监听”),而忽略大量未出现推荐的对话。
absorbentcotton
8 天前
更多的是凑巧,窃听谈话内容推并分析然后推送相关内容,这种做法既不经济也不高效
Baratheon
8 天前
一个技术向的论坛竟然每个月都会出现这样的内容
wx497657341
8 天前
@Liv1Dad 过于天真,以至于我以为你是来搞笑的
wulili
8 天前
[ 手机中的陀螺仪和加速计等惯性测量单元( IMU ),可以通过检测声波振动监听对话 ]

这是从哪个营销号传出来的,简直离谱到家了,单凭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传感器能监听对话内容那真是见鬼了,比监听脑电波还离谱。
iceheart
8 天前
只是巧合,如果真的是如楼主所说,音频监听投放,那楼主的证据肯定会比这两件事多得多。
aureole999
7 天前
@vfx 如果排除孕妇效应的话,还有几种解释:你媳妇没搜索,但点过相关的广告或产品,然后就会大量推送了。或者就是忘了搜索过。

还有如果老丈人搜索过,你肯定去过你老丈人家里,连过 wifi ,那很多有关的账号都会被联系在一起的。不连 wifi ,通过地理位置权限什么的也可以的。

另外就是新产品做推广正好就覆盖到你了。根据用户画像,比如年龄性别工作兴趣,推到你们公司 ip 也不是很难。加上正好有你同事点过这样的广告,那大量推荐也不是没可能。

这些都比窃听容易实现且靠谱得多。
0o0o0o0
7 天前
1. 知乎热榜所有人都一样,所以不可能以为你说了柯南,热榜就出现了柯南。

更有可能是,柯南最近比较火,所以朋友在谈论,然后热搜有柯南。

2. 可能是你的通讯录被读取了,或者你们俩在字节系软件中有关注、被关注,软件进行了关联推送。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通讯录泄露了,平台就能够通过通讯录让你和你的朋友的账户产生关联(比如给你推送你认识的人等),其次比如你和某个人有关注或者被关注的关系,那么你和那个人的账户也就有关联。

建立关联之后,平台会根据其中一个人长搜的信息给另外一个人也推送相关信息,比如他最近经常搜某个关键词,那么你也有可能被推送。
wjfz
7 天前
我来举一些冷门关键词的例子。

在微信里跟朋友聊到了秦腔,然后视频号就给我推了秦腔。我本人对秦腔并不感兴趣,也没有进行过搜索,但是聊完之后就是给我推了。并且在那天之前和之后,再未给我推过秦腔相关视频。





===
还有一次是在微信群里聊到同事的摩托因为霍尔传感器召回,视频号就推了霍尔传感器。



===
还有一次是聊到了水锤效应。





===
以上是打字聊天的“碰巧”,还有很多很多次是现实中跟朋友面对面对话之后,视频号就推相关视频。
joequan
7 天前
不太现实,没有公司的服务器能够支撑这么大数量的实时监听+语音分析+广告推送,成本太高了。
kiracyan
7 天前
因为柯南最近出了新的电影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499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