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运动的遐想,我们是否每天都在开盲盒

73 天前
 z1111h
众所周知
地球一直围绕太阳转,周期是一年
太阳绕着银心转,周期是 2.2 亿年
银河系也在运动,科学家预计将在 38 亿年后与隔壁的仙女座星系相撞
本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也在运动

有没有可能
每一天地球都在随着这些天体的运动进入一片全新的宇宙空间
这里暗物质和暗能量迥然不同

地球或悄无声息的步入末日
或突如其来地跌入奇妙境遇
321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38 条回复
shortawn
73 天前
很有意思的思考,但是接近于幻想。

类似的幻想还有:上帝是否存在?是否存在一个和我们宇宙完全相同的平行宇宙?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这类幻想,以目前的、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预见的科学水平都无法解决。

如果你的“问题”是:这是否有可能,那么答案是有可能,因为我们无法证明它是错的,但也仅此而已,没办法给出更详细的解答了。

这样的思考从实用性角度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是适合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幻作品的创作。
cmdOptionKana
73 天前
宇宙很大,你说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

举个例子,在医院里奔跑可能撞到人或物品,但你在大草原上奔跑时提出一个疑问“万一撞到人怎么办”,就不合理了。要看空间的大小、是否拥挤啊。
someonesnone
73 天前
@cmdOptionKana 这可不好说可能地球运行轨迹上突然有暗物质的一堵墙 瞬间就拍扁了
None123
73 天前
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真空衰变 或者已经发生了在以光速向地球扩展。。。

但是这毫无意义 就像你的人生一样
cmdOptionKana
73 天前
@someonesnone 暗物质是什么?能撞上的就不是暗物质了。科学不是玄学,不是可以随口乱编的。
0x663
73 天前
如果放大到宇宙级别的话,一切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newtype0092
73 天前
@z1111h #6 虽然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人类能思考,比低等动物或微生物强很多,但也是在我们的观测尺度算的。

有些科幻小说家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我读过的里面,有些生命体没有物质形态,思考用的是类似磁场的东西,比人类靠神经递质传播快了太多,一瞬间的思考就等于人类沉思一辈子,这种生命在人类的眼里可能就是一些混乱的电磁波,反过来人类思考的东西对这些高级生命来说可能连 1+1=2 都算不上。
NoOneNoBody
73 天前
异地备份
damnthatsfunny
73 天前
地球在空间中的运动对整个宇宙来说甚至对银河系来说跨度都是及其微小的,如果真到了另一片全新的宇宙空间,那也要数几十亿年之久,那时候人类是否存在或者进化成什么生物已经不好说了
damnthatsfunny
73 天前
@damnthatsfunny 而且到那时太阳的氢燃料会逐步耗尽,膨胀成红巨星吞噬地球轨道,地球早已被烤成灰烬
yanyuechuixue
73 天前
不用担心。
xdzhang
73 天前
我记得年龄不大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宇宙并不是稳定状态随时可能崩溃的.
wy315700
73 天前
@lhwj1988
我以为他想讨论量子论,上帝在掷骰子吗。

结果在讨论人类和细菌的事情。。
selca
73 天前
我们所经历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但实际咱们穷尽一生,可能也看不到宇宙的重要时间点,比如参宿四的爆发
Xenotaros
73 天前
宇宙比你想的空旷多了,实际上你说的各种危险都是几亿年一遇的概率
Zfp
73 天前
@z1111h 细菌: “结果上细菌可能渺小如病毒弹指一挥间倏然即逝但,但细菌有细胞结构、有鞭毛、能自主移动,因为渺小如病毒而不敢对宏大的问题展开想象会浪费了细菌的天赋”
avenger
73 天前
这个问题有意思。

跟佛经里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有点像,我问了下佛经的问答,回复如下:

```
宇宙的运动是“盲盒”,但佛法告诉我们:真正的“全新空间”不在远方,而在当下的觉醒。与其担忧星系的碰撞,不如修炼一颗如如不动的心。

下次抬头看星空时,不妨想想:

地球在动,你的心在动吗?
宇宙无常,你的慈悲变了吗?
这样的“遐想”,或许比天体物理更有趣呢!
```

avenger
73 天前
《金刚经》:
“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翻译:你以为世界是实有的? Too young !)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338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