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我吃过最快效有效的“良药”,竟是啤酒

18 天前
 yiroonli

多年前,有一次有姐夫家吃火锅,大家都在喝啤酒,我强忍着胃疼,吃着菜,以胃疼为由拒绝了喝啤酒,但最后,我觉得太腻太渴了,还是喝上了几小口,没想到,才几分钟,胃疼居然消失了。当时没觉得是啤酒的功劳,以为是吃饭了,胃舒服了。 后来,有一次也是胃疼的情况下喝了点啤酒,才发现,啤酒止胃疼的效果居然这么神! 其实,我也不是经常胃疼,一年可能会发生几次吧,但每次疼起来,像被刀刺一样,疼到趴下的程度,试过多种胃药,也是一样没效,忍受一整天的。 这么多年来,都是啤酒解决了我胃疼难受的煎熬,也不懂是什么原理,也不知道有没副作用,但它真的能立即止痛,比药好,谁又能知道,吃药的副作用会不会比喝啤酒大呢? 我的方法分享给大家,有没用,可能因人而异,至少对我真的有用!

435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52 条回复
qping
18 天前
之前看过一个科普,酒精会破坏胃壁,特别是空腹喝
chanChristin
18 天前
@qping 是的,所以基本上都不会空腹和白酒,不然后面烧肚子,疼的要死。我们偶尔出去喝酒都是先垫点东西。
vita666
18 天前
可以考虑苏打水
jshfsym42
18 天前
因为啤酒里面有二氧化碳?下次试试可乐
yiroonli
18 天前
@jshfsym42 #24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小麦汁,可中和胃酸
yiroonli
18 天前
@vita666 #23 没试过,下次尝试一下。
Heeee
18 天前
做个胃肠镜,查下幽门螺杆菌
wzsllin
18 天前
买舒伯特益生菌,针对肠胃的
ano
18 天前
我问了 AI ,都说没听说过,最好去医院看。大部分内容就不贴了,楼主自己查吧

还有就是小麦汁中和胃酸的想法,楼主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 麦芽汁本身呈弱酸性:​​ 未经发酵的麦芽汁(小麦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等,其 pH 值通常在​​5.0 - 5.5​​左右,属于​​弱酸性​​。这个 pH 值​​远低于​​胃内强酸环境(胃酸 pH 约 1.5 - 3.5 )。
​​发酵后的啤酒更酸:​​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将麦芽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会产生少量​​有机酸​​(如乳酸、乙酸等)。这使得成品啤酒的 pH 值进一步​​降低​​,通常在​​4.0 - 4.5​​左右(甚至比麦芽汁更酸)。
​​结论:啤酒本身是一种酸性饮料!​​ 它​​不具有中和胃酸的能力​​,反而在添加酸性物质到您的胃中。

最好最好去医院看看吧。
w2er
18 天前
建议观众们切勿轻易尝试
zongwan
18 天前
我猜是 冰 啤酒阻止了胃痉挛
julyclyde
18 天前
@cmdOptionKana 这个显然不 异曲同工啊
中医是信则灵;而 op 是主观抗拒喝酒的,实在是太渴了才喝。如果把啤酒当中药,这种不虔诚的场景显然是不会生效的
cardioio
18 天前
的确是有这个说法的。
胃在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时候,一般就是胀痛。胃用刀子拉这种并不敏感,但对大幅的牵拉很敏感(绞痛)。
中国的水啤一般会在罐装前过滤掉酵母残渣并打上二氧化碳气体。相当于喝了点碳酸水,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同时排出了胃肠道中多余的气体。另外,啤酒是可以促进消化的,特别是还有酵母残渣的那种精酿,瓶装二次发酵的更好。
julyclyde
18 天前
@cardioio 为什么碳酸水可以中和胃酸啊?好像俩都是酸的?
OnceUponATime
18 天前
每年都会剧烈胃疼几次,建议最好去检查。另外,你感觉的“胃疼”可能不是胃疼,而是腹部某一块区域疼,因此不要只检查胃。
feitxue
18 天前
@julyclyde #34
你可能记错了,小苏打水中的碳酸氢钠是弱碱性哦。
没记错是高中化学的内容。
nyz1500
18 天前
@feitxue 不是含碳酸根就代表是碱性的,碳酸( H₂CO₃)本身就是弱酸,溶液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才是弱碱性,那是因为它是强碱弱酸盐,不是一个概念。
opengps
18 天前
分解试一下具体啤酒那个成分对你环节胃痛有利
DinoStray
18 天前
我很少胃痛, 倒是经常反酸水
BNineCoding
18 天前
有用就多喝😁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4317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