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人说我完不成的大概率 AI 也做不出来
我回复的是
你一下子给个大任务肯定不行,要拆解任务,列清单,设置好边界条件,逐个检查完成。这对你本身就要求有产品+架构的能力。
另外我感觉一个富文本编辑器大概也是 AI 能力的极限了,面对更复杂的需求,别说 AI 了,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中间有无数的坑,并且最开始的需求和最后的交付文档一般都不会低于 100 页。
last but not least ,用最贵的模型,不要省钱,这是帮你省时间。
之后思考了一些关于如何使用 AI 的准则。
首先就是要用最贵的模型,要敢于氪金,氪大金,有钱能使鬼推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相比于一个月 200 刀只要能保住工作这钱撑死你两天工资。 我开始的时候 Cursor 用的是 auto ,十分的拉垮,后来用了 max mode ,用 o3 和 claude 4 opus ,这下子彻底爽了体会到人民币玩家的感觉了。 对于总结归纳写文档之类的工作可以用 auto 模型。
第二就是要深刻理解需求,并且拆分,设定好边界条件,AI 毕竟只是 copilot (阅读理解,此处 copilot 是英文字面意思不是微软 copilot )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既然要有一个完备的边界条件那你对业务肯定也要有自己的理解,理解好了才能更好的指挥 AI ,所以对于程序员本身,你得具备资深产品和架构思维。
第三就是刚开始要列一个清单一个个检查完成,可以让 AI 帮你列清单,就以刚刚那个富文本编辑器来说,你让他一下子实现那么多功能肯定会有疏漏的,你让他先搭架子,考虑到整个全局性的要求,然后一步一步完成单个功能,完成一个检查一个,那就好过很多。
第四就是碰到错误要断点,要分析日志,要尽可能描述边界条件,然后也要动脑子想一想打个比方是不是 token 不对,因为调不通接口 AI 如果以为不是 token 不对,就会以为是别的问题,就会出现怎么改也改不对的情况。
第五建议让 AI 干完活之后在根目录形成一个 md 文档,让你理解。毕竟自己写的代码自己不知道什么意思那是很离谱的。一定要理解自己干了什么,最好用 mermaid 形成一个流程图。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最好不要告诉同事领导你在氪大金用 AI ,问起来就说 AI 只是辅助大部分都靠自己,虽然理论上看交付看结果,但是如果引起他们对你能力的质疑就惨了。首先就是一定要理解自己干了什么,然后估计下这个工作量正常要多久,一天的工作量你一个小时就提交提 PR ,傻子都知道你用 AI 干的。第三就是优化一下注释,AI 写的注释实在是太有 AI 味道了,要尽可能口语化。
再说说人生感悟吧,fake it before make it, 你是不是真牛逼不重要,别人觉得你是否牛逼才重要,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型草台班子,AI 牛逼就是你牛逼。要敢于氪大金,要敢于扯大谎吹大牛装大逼,人有多大胆,底有多大产!千万不要谦虚和示弱,要不然别人就真以为你不行。你学学啊三就好了,我认为三哥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