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开放 eSIM 的原因非常简单

101 天前
 e23nome

注意看新闻的应该能注意到:

iOS 26 将支持 iPhone 与安卓 eSIM 跨平台迁移

SIM 卡用户是可以直接插拔换机的。而苹果 eSIM 换到安卓手机,需要运营商重新下发,换机要繁琐一些,阻碍频繁换机,其实有垄断之嫌。

只在 App 里下发是有安全隐患的(如果不是凭用户的法定证件和本人现场下发,存在盗用身份取得号码的风险),参考 SIM swap ,比较著名的案例如 SEC 的推特被黑发假消息。

为了安全起见,估计这种跨平台迁移也将仅仅限制两台能完成近场通讯的机器。

597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22 条回复
MacsedProtoss
101 天前
你真的用过就知道…支持这个功能的主要也就 us

哪怕是 iPhone 间 esim 流转,hk 的 esim 运营商也分两类 中资去门店才能打印一张新的二维码给你 非中资的 app 里面交钱然后给你邮箱发送二维码
evan9527
101 天前
有可能是基于实体 sim 卡的特色 esim
MacsedProtoss
101 天前
而 us 的话 基本上真就是点一下就转
当然一般也支持去网页之类的地方点一下给你发新的二维码到邮箱
lancelotorochi
101 天前
@MacsedProtoss 并没有,国外大部分国家都有 esim
KevinChan
101 天前
@lancelotorochi 有 esim ,但是不一定方便转移
wxw752
101 天前
2007 年要不要引进 WIFI 的大讨论没赶上,现在 ESIM 的赶上了,太好了😂
bsfx2
101 天前
@lancelotorochi 他说的是 iPhone eSIM 快速转移这个功能的主要就是北美的运营商,不是 eSIM 本身。很多 MVNO 都支持,别的地方就一两家传统运营商支持。

以及楼主可能误会了 eSIM 转移,它不是物理卡拔出换到新手机上的等同操作。实际上只是和运营商合作做的新发卡流程,不需要运营商 app 而已。
fredweili
101 天前
AI 又去哪里了? iOS 支持什么有啥用?听到的内部消息是 apple only
coolair
101 天前
eSIM 可以一号多机吗,比如一个手机、一个平板、一个手表,三个设备用一个号?
totoro625
101 天前
@coolair #9 估计得看运营商是否放开权限,Apple Watch 也就中国移动可以一号多机,联通和电信都是多号
totoro625
101 天前
结合“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 的推广,iPhone NFC 功能的放开
很大概率是让 esim 卡用户通过 NFC 刷身份证,再结合人脸认证
搭配断卡行动,就是时不时的让你刷身份证进行二次认证
toma62299781
100 天前
我在日本的时候用的 linemo ,iPhone 换机是直接就能转移。老婆用的乐天,开始给发的实体 SIM 卡,后面自己在 app 上操作就可以把 esim 二维码发到自己邮箱里,后面 iPhone 换机也是直接转移,无需其他操作。
KoreaFish
100 天前
其他地方不清楚,台灣跟香港也轉移不了,必須重新出卡
MrDevin
100 天前
大概率特色 esim
Ocean810975
100 天前
@coolair #9 至少一号两机是可以的,手表和 手机,至于 ipad mini 我是单独号的 esim 。
seanzxx
100 天前
sim 卡转 esim ,esim 直接转移到新 iPhone ,这两个功能第一次用的时候真的觉得神奇,换新机无比丝滑。
seanzxx
100 天前
然后并不是,esim 并不是在两个设备之间传递,而是联系运营商设备下载新的 Profile 到新设备上
比如我有两个 iPhone ,前阵子一个手机号欠费了,运营商就不让转移了,充值以后就可以了。
xxxman902
99 天前
iphone 转 iPhone ,都需要运营商支持,跟未来开放 esim 有啥关系,莫名其妙
mailshuxin
99 天前
实名认证多少年了,有 P 用,诈骗电话还是越来越有针对性。堵不如疏啊
janeyee110
99 天前
全面开放也姗姗来迟。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3963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