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决定不生孩子,需要考虑做哪些准备?

50 天前
 systemsettings

如果决定结婚但不生孩子不结婚也不生孩子,需要考虑做哪些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养老、个人情感、家庭矛盾、夫妻关系(如果考虑结婚)等等......


快 30 了,已经做好准备不会生孩子了,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呢?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

789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112 条回复
coderzhangsan
49 天前
@TigerS 养老院是看人下碟的,没子女/子女不管的父母,这类人住养老院,跟住监狱没啥区别。
chqome
49 天前
准备钱就行了,可以请护工保姆或者去条件好的养老院,后悔了还可以收养孩子
xiaowangdegushi
49 天前
人生的意义是在于体验,就像玩游戏,
主线任务 1 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娃-娃上学-娃工作-娃结婚-娃生娃-游戏结束
主线任务 2 出生-上学-工作-结婚-游戏结束
想想这游戏少了这些环节和多了这些环节,游戏情节体验上有哪些不同,
你想体验哪种主线任务呢
gransh
49 天前
给年老的自己写一封信,现阶段是基于什么考虑的不生孩子(优点),再列出缺点和自己的解决方案。
不要老了后悔就行了。
thinkm
49 天前
准备过十年后如果又想生了怎么办
Duanye7X24
49 天前
为表决心,结扎就行,等你结扎了,你父母也就拿你没办法了,也就不会催你了
xiaowangdegushi
49 天前
自定义人生的黑暗森林法则
1.认知税定律
每偏离主流一步,需多缴 10%的“社会解释税”。预留能量应对无休止的质疑,比准备资金更重要。
2.暗能力储备
选择丁克?深耕养老理财技能;不婚?修炼独处疗愈力。用可见能力优势抵消不可见道德指责.
3.生态位殖民
迁移到同类浓度>15%的社群(如大理数字游民社区/上海 LGBTQ 友好区),让异见者成为背景噪音
终极悖论破解:自知之明通向大自由
那些骂你“自私”的人,往往在牺牲型关系中榨取道德优越感。真正的自知者明白:
“自私”的清醒>“无私”的混沌
精准的放弃 >盲目的承担
·有限的圆满 >无限的残缺
当你用 X 光般的认知扫描过自身灵魂的每个角落,舆论的镣铐会在刹那间崩解人最深的枷锁,是对自身无知的视而不见。站在认知巅峰回望,那些曾让你颤抖的道德审判,不过山脚下蝼蚁的喧嚷。
BlessMeO
49 天前
无论生不生,除了存钱,别的不用考虑太多。新冠之后,君不见很多人没活到领退休金就嘎了,还有新冠时期很多全家被灭门的,失独的?认识的亲戚有去世的,孩子在国外,等能回国的时候已经只能看见一捧灰了。认识的富贵人家基本都是老伴儿互相照顾,一方去世以后,另一方住养老院,因为孩子都在国外成家了,有自己的小家要顾,一年能回国看一次就不错了,剩下的就都是回国继承遗产那些事儿了。
nomytwins
49 天前
不结婚即可
520discuz
49 天前
@xiaowangdegushi 你是体验丰富了 你是体验爽了 但你一直都在强调的是“你”,而不是“他”
Hyschtaxjh
49 天前
準備好潤
Hyschtaxjh
49 天前
國外都不生 潤了你就不是少數群體了
helionzzz
49 天前
对好朋友的孩子好一点,老了能派上用场
vipfts
49 天前
@ZeawinL 决定好有朝一日有一个人后悔, 结婚不如包养女大学生(可以旧换新)
1024potato
49 天前
结婚但不生孩子: 夫妻双方结扎(降低双方反悔成本)
xiaowangdegushi
49 天前
@520discuz 只是看到了他提的问题想深入讨论一下 没有想要回答他的问题,嘿嘿
evan9527
49 天前
生与不生都会有不同的烦恼,不要把人生的不幸全都怪在别人身上,
人生本就是一场体验,重要的是丰富的人生体验不管是好是坏,不枉此生。
nicevar
49 天前
看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如果是女的你要小心你另一半和别的女的在外面生,这种情况太多了,夫妻丁克到一半,男的如果不是自己生理上有问题反悔的概率极大。
tongbufu
49 天前
没啥好慌的,老了可以买个 AI 家庭看护机器人。
ggmood
49 天前
先看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是男生除了攒钱之外没什么要准备的。如果是女生那么做好男人四五十岁后在外面生孩子的心理准备,因为你已经生不了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3850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