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 gpt ,最近用了几天的 Cursor 和 Trae 还有简单 MCP: task-master-ai 。也算都浅浅的尝试了吧,主流模型都有切换,试来度去还是它们只是简单拆分的汇总比较,再拆再汇总,递归几次,check 几次,conifrm 结果而已。
结论:没有思考能力。 1 、对 WEB UI 这种界面元素比较有限的 代码组织能力还是很给力的。对于复杂一点的算法,完全是靠提示词,才能推进。说白了,你本来就会实现,只是它比你打字速试快而已! 2 、如果偏而冷的代码,比如:让它实现一个播放器和播放列表,实现绑定同步功能。没有哪个 AI 能 100 次请求之内可能自动帮你实现。除非厂商对它有单独的训练。所以那些跑分排行,肯定有专门训练的动机。 3 、现在新的 Agent 模式加上有了任务拆解能力的 MCP 后,还是会有上下文长度问题,并不是外面做了包装,就可以更智能了。如果子任务之间已经经过全部解耦后,还是超过 token 后,这种项目,后面再投入 AI 收益就不大了。
以上,在基础算法或算力没有突破的情况下,AI 还是在基于特定目标训练,现在免费的 GPT 降智厉害,比 deepseek 都差很多。但速度很快。如果要实现更“智能”的能力。肯定是把更大算力投入到,更多“高级”版本上。如果你的项目偏 UI ,和后端耦合低。或简单的 CRUD 后端能力,AI 收益还是很可观的。如果是大而偏的业务项目,AI 工具收益就极低。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