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里院子安装几个监控什么品牌好

167 天前
 guoyan
小米吗还是萤石,我也不大懂啊
313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47 条回复
maocat
167 天前
小米,带灯的就行
liuguangxuan
166 天前
买过 3 个监控,就使用体验来说,TP-LINK > 萤石 > 小米。
JuSH
166 天前
最近在村里帮人装了两套监控
一套给没有互联网,装的海康威视免 4G 流量的摄像头,自带两个 400 万像素摄像头,一个是固定机位,一个云台。只需要一根电线就能用,自带团队管理可以分享给多人使用,可以语音对讲。摄像头 308 ,电源 10 ,内存卡 30 。

另外一套有互联网,买的和家亲摄像头,固定几位,通过 poe 供电,装了两个,不含网线 60 一个。

以上摄像头都支持 ip67 防水,目前使用都比较合适。
walkbox
166 天前
最近我也在找监控,不过我是用着没电没网的地方 得太阳能+4g 的, 家里用的是群晖加萤石的监控
walkbox
166 天前
@JuSH 海康威视免 4G 流量 是流量不要钱么 ?
JuSH
166 天前
@walkbox #5 对,内置了一张 4G 流量卡,每个月免费 50GB 的流量,可以用来查看监控和语音对讲等。超过 50GB 可以购买海康的流量包。
而且我买的这个摄像头不能连 WiFi 和使用额外的 sim 卡,50GB 也够用了。
walkbox
166 天前
@JuSH 谢谢 我去看下海康的监控
totoro625
166 天前
看用途吧:
1. 只有你自己看监控还是要和别人一起看(如老人)
2. 是否需要本地录制
3. 是否需要联网使用且没有 WiFi

从 app 的使用体验上出发,我家全部用的小米,家里老人的使用体验上比萤石的 app 好用一点
ATKLLL
166 天前
便宜 功能多 不追求参数 TP-LINK ,否则海康。
apisces
166 天前
我觉得是 TP-link ,感觉 TP 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厂商,比其他家受到互联网的感染小,性价比高,也能自己接入 RTSP
bruce0
166 天前
五一回家,把家里装了两个,海康的, 门口一个,院子一个,感觉还行吧,就是稍远点(10 米)左右开不太清人脸了, 海康的有个好处(也可能是不好的地方)是用一个录像机(类似路由器) 连接摄像头,然后把这个录像机连到路由器, 录像存储在录像机的 TF 卡中, 识别推送也行,WiFi 远程回放也还行
xiamy1314
166 天前
海康,TP-link 。
imnpc
166 天前
TP-LINK 是标准化的设备,支持国标和 onvif 协议,小米完全私有化的
x86
166 天前
这种户外又是比较重要还长期用的就先排除小米
hanguofu
166 天前
@JuSH : 请问 和家亲摄像头 需要配 和家亲 app 才能用吗 ?具体是啥型号啊?
linauror
166 天前
最近刚给老家院子安装了一个,找了一个叫神眸的牌子,价格挺便宜的,最终大概 140 。云台摄像头,300W 摄像头,带个 64G 内存卡,无限流量卡(可插卡的,如果这个无限流量卡作废,感觉也可以搞个副卡放进去用),还带了一个太阳能板,可以给摄像头供电。然后可以人体检测自动录像,晚上的话还会自动开灯(又省了一个感应灯...),也可以分享摄像头权限给家人。
目前是家里无宽带,也不需要连电源,感觉还是挺方便的,就是不清楚后续质量如何,等待时间的检验吧。
qianyan
166 天前
几天前给我爷爷院子里装了萤石 4G 的摄像头,用了几天还符合预期
DesmondCobb
166 天前
用过小米、TPLink 和萤石云的,个人心目中:
- 标准化:TPLink>>小米和萤石云
- 易用性:小米>>TPLink>萤石云
如果家里有米家生态的话继续用小米未尝不可,一个 App 管所有,App 个人觉得比另外两家好用一些,缺点就是协议私有; TPLink 就是传统厂商的做派,本机存储或者接 NVR 都可,App 不怎么好用但比萤石云略强
qianyan
166 天前
也看过海康的,但担心软件不行,遂买了萤石。其实萤石的软件也做的挺烂。注册功能引导都做的一坨,里面很多设置更乱
xcodeghost
166 天前
硬件做的最好的就是海康和大华,稳定性好,能用好多年。软件嘛,就一言难尽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3641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