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注册了域名 juebixin.com 。依稀记得缘由也是在 V 站,看到一位 V 友重疾,忽有所感而注册之。
网域本想作为一个生死之间的邮件托管,为死者向生人留下临终遗言。然考虑隐私、频次、合规等事宜,加之当时手头忙碌,而一搁四年,至今未启用。
似乎很多人在确诊后,反而生死看开。他们并没有那么关注疾病本身,而是与 @efcndi 类似,期望:记录一生、归还业障。
我不知道何以安抚他们疲惫的内心,也并不擅长共情。
只是时间或早或晚。
这个课题太过沉重,我依然没想明白,死后的我们需要什么:
1 、一个网络墓志铭,诉说过往一生? 在 Github/V 站的记录,也许可以存在的更久一些。
2 、临终关怀的安置?远远不是一项网络服务所能支撑的,能提供的,可能只是文字的安慰。甚至比不上 AI 的细心。
兴许我们会记得爷爷的名字、爷爷的父亲的名字,但大概率我们已不知晓爷爷的爷爷(除非是历史人物),祖坟何方。
也会想著书立说,然后做了个“小专栏”。也曾想留下影音视频,然后开个“抖音号”。
宇宙太过浩瀚。人类的痕迹也不过沧海一粟。
即使留不下什么,但我们仍努力写下一笔。 —— 就像我们虽然写不了几篇博客,却切换了 N 次个人博客站的托管程序、主题配色一样。
当死神来敲门的时候,作为个体,我们是无助的。但,在数字世界中,我们紧密相连,该如何抱团、相互搀扶、共面死亡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