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分单线复用笑传之 Custom Combo Broadband

105 天前
 Archeb
在现在的小区建设中,开发商往往只会提供一条从通信机房到住户弱电箱的光纤入户线(有时根据广电系的专网要求,还会额外提供一条广电专用的入户线,也是光纤的;半新不老的小区可能有同轴共存),这区区一条光纤,对于我们这些宽带症候群患者来说如鲠在喉,让多少人建家里云的梦想破灭了。

这个问题有许多传统的解决方案:有的尝试走邻居家的线再拉网线过来,有的冒着被偷的风险把光猫和收发器放在弱电井,有的甚至铤而走险私拉飞线(物业:我看到了但我装作没看到)。但这些方法不是太麻烦就是不够优雅,更别提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物业纠纷。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合规又优雅的方式,让我们在只有一根光纤的情况下实现多线接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 WDM

https://mozz.ie/posts/wdm-custom-combo-boardband/
280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32 条回复
EVJohn
105 天前
确实不错
microka
105 天前
nice!
两年前准备拉第二条不同运营商的宽带时就苦恼过拉线问题,花钱找装维小哥尝试拉线但拉不动,后来小哥发现我在用的光纤是双芯(还是说双纤?)的,就在楼道电井房和家里弱电箱两头各接出两根纤,才成功用上两个不同运营商的宽带。有了大佬这个方案,以后有机会可以考虑拉第三家运营商的宽带了。
Lentin
105 天前
刚好想问一下,我不是要接第二条宽带,要利用原有线路把 FTTR 主光猫的下行光口利用主线路到楼道的那根光纤与楼下从光猫互通的话可行吗,上行光是 XGPON ,下行光应该是 GPON ?
anonymity
105 天前
为什么会有人偷光猫
la0wei
104 天前
@anonymity 相信人类的多样性
kingsoT
104 天前
这玩意的输入还带了滤波功能?不然两家都是 Combo 的情况下还是会产生干扰啊?
Archeb
104 天前
有滤波,文章中也解释了这个问题:

那么,当两个不同运营商的信号通过这个设备时会不会冲突呢?

不会!这就是 WDM 设备的妙处:

当 ISP1 的信号(包含 NGA 和 GPON 波长)输入到 NGA 端口时,只有 NGA 波长能通过到达 COM 口,而 GPON 波长会被阻止。
当 ISP2 的信号(同样包含 NGA 和 GPON 波长)输入到 GPON 端口时,只有 GPON 波长能通过到达 COM 口,而 NGA 波长会被阻止。
这样,到达 COM 端口(也就是我们的入户光纤)的就是经过精确筛选的、互不干扰的两种波长信号
thhbdd
104 天前
看了下,这个似乎需要在运营商那边添加一个额外的设备?问题是运营商大概率是不肯的
Archeb
104 天前
@thhbdd 不需要,只需要你自己在小区的弱电井里放就行。
spiritV
104 天前
做了不少住在小区项目。

我们这边三网办要求双芯入户,并且是不同颜色。
广电的 75-5+光纤(复合缆)入户。

以上要求外业主要求额外增加皮线光纤入户 400 (公司定价)。
mitsuhasanye
103 天前
你可以看一下是不是单纤双芯
skylancer
103 天前
我擦 我之前就想过 WDM, 就是 tm 合波贵的发癫.. 马上看看
skylancer
103 天前
刚刚咸鱼看了下,38 已经虚无了,只有 100 的..
sinycn1
103 天前
不费劲的话,拉几条到弱电井,我直接放了三根,现在广电接了一根
Archeb
103 天前
@skylancer 100 也还行了,我让原来的卖家重新上架了 你再搜搜看。
skylancer
103 天前
@Archeb 我搜了下木有...
Yserver
103 天前
蛮有意思的,不过上海电信是 xepon
Archeb
103 天前
skylancer
103 天前
@Archeb 后面我直接找店主问到了,店主说他半天卖不了一个,直到你发了这个帖.. 他昨天一下卖了几十个..
asde111
102 天前
wdm mux/demux 一般是对称的
买多一个,或者干脆把空闲的一组拆下来,在自家弱电箱反过来接,应该就可以避免 3db 损失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2672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