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壁论坛看到一个比较合我胃口的观点,我用 AI 进行了格式化并转发给大家看一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分享几点个人看法:
车主责任:100%是车主的问题,太过相信智能驾驶,这点没得说。接近 100 的时速,换什么车来都没用。
通稿观察:根据我在全网观察的通稿来看,通篇强调车主太过信任智能驾驶,对于车门是否能开启与压热度,真就只字不提。
视频证据:全网没有任何视频留存,我是没有看到过的,有看到的可以说一下。
舆论反应:对于小米汽车这样一个热度高的车型,发生重大车祸,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肯定分分钟上热搜。这次操作手段太过明显。
小米通告:小米通告表示车祸时通过车内电话联系车主,但并没有说结果。我觉得按照小米的个性,如果联系不上,是否应该会这么写:“经过长时间的联系,车内并没有回应。”
我有一个可能会引发争议的看法:
华为、BYD 和特斯拉在舆论生态位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基本就是全网瞬间知晓,然后群嘲。而小米则处于绝对的高位,甚至能伪装成受害者。如果有人懂得并分析过幸存者效应的话,应该能理解我所说的意思。
另外,雷总非常注重外表,在这个时候选择以一个憔悴的形象出现,我真觉得这是营销的一部分。
我想分享一个可能是谣言的信息,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据说当时车内前排人员有反应,但前后门,里面外面都无法开启,并且把手很烫。有司机砸玻璃抢救了后排乘客出来,但已经无力回天,1 分钟后开始爆燃。"
请注意:上述内容并非本人原创,本人明确表示可能是谣言,造成的法律后果与本人无关。
我个人对这样的营销风格没有好感,但我认为车和小米产品还是值得购买的,也非常喜欢雷总!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