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做股票量化的朋友

227 天前
 Aicnal

事情是这样的,我认识的一位 50 岁的阿姨和我妈妈说,她说她借了大几十万,说要去开通量化,用「 AI 」炒股

然后我妈天天在抖音刷到什么量化,说量化多好多好,用「 AI 」炒股比人要好,刚开始可能跌,之后行情稳定了就可以一直赚了

她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炒股,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也赚了点小钱,大概 20w 吧

有没有实际做过量化的或者在机构里面工作的朋友可以客观说一说

560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投资
38 条回复
wnpllrzodiac
226 天前
能赚大钱还广而告之,活雷锋?
大 a 能通过数据分析基本盘?和米国股票不一样吧。能精准预测,不用 ai 也能赚了
Sawyerhou
226 天前
不要借钱炒股。

券商的量化水平比较一般,拿点小钱投投观察一下还好,下血本不建议。
c6206840
226 天前
行情稳定了自己投也赚啊
4UyQY0ETgHMs77X8
226 天前
最近在搞一些量化的副业类( BRAIN 量化研究顾问,量化交易的一环),怎么说呢,量化每个公司有很多标准,我参与这个课程中讲有类似风险中性化策略,一堆股票中一定比例做多一定比例做空,要的是稳定增长波动小。而且也跟公司能买到的数据有关。大致理解为有各种关键字段组成的公式算法在一堆股票中找特征进行做多做空的策略(brain 中定义为 alpha)。个人能直接参与不太靠谱,大概率是噱头或者包装。
4UyQY0ETgHMs77X8
226 天前
提醒一点,量化并不是用 AI 炒股,这种基本上就是诈骗了。量化主要流程基本就是公司购买一些股票分析师数据,研究顾问通过不同字段组合以及利用金融知识用公式语言来描述哪些做多或者做空(固定算法),然后研究员根据市场经验选取优秀的 alpha(某些研究员的算法)在市场上跑。
imaning
226 天前
deepseek 就是拿来做量化的产品。
imaning
226 天前
@imaning 顺道搞的产品。
emisora
226 天前
阿姨开始搞了就准备跑路就可以了
AlohaV2
226 天前
全市场韭菜指数再创新高!
guimeisang
226 天前
幻方基金有 100 万门槛,应该是让他们买的这个。
maxhuang
226 天前
FTNN 另类投资 门槛 800W 资产认证 全球私募任君选择
sme11ycat
226 天前
当你听到菜市场大妈都在议论股票的时候,跑都已经来不急了!
AkashicRecords
226 天前
第一个问题,用「 AI 」炒股比人要好——现在的各家量化私募确实是使用了不少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投资,确实获得了非常优秀的回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超过主观投资的收益。它也会亏损。

第二个问题,刚开始可能跌,之后行情稳定了就可以一直赚了——这种永赚的说法,几乎只能出现在无风险套利中,而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会随着市场趋于效率变得越来越少。

第三个问题,私募的投资门槛。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个人)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50 万元的个人。尽管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界定,但是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种限制。
a852695
226 天前
有没有可能,如果随便一个人直接 AI 投资就赚钱了,周一就不用这么多人去上班了,直接一台电脑放家里,账户就源源不断的钱来了。

量化的本质是模型,模型的底层是交易规则和数学,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搞得定的。
HenryHe613
226 天前
有类似想法,不知 OP 可否加我小飞机,可以交流一下。bmFueWFuY2M=
louzhichen
226 天前
打开基金平台搜索量化基金
highkay
226 天前
量化和私募是两码事,量化 quant 是一种炒股票的方法,主要是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私募主要是管理你的资金,可以主观也可以量化,两者都无法保证你一定挣钱(事实上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量化主要分生产者,比如交易员,挖掘一些 alpha 因子,产生一些交易的信号,和消费者,比如使用这些开发好的算法的私募基金或者一些个人投资者,只是一种工具罢了。量化也可以结合自动交易,这样就是一台自动挣(亏)钱机。
phinex
226 天前
@q1102389095 我最近也看到这个副业了 再看那个课程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1170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