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开心心的把钱挣了

273 天前
 MAGICY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说一下发表该文目的

  1. 我写的内容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思考,希望对一部分人有用参考价值
  2. 我希望能够通过优质的内容,为我的公众号涨涨粉,但是只会在结尾放上公众号的二维码,因为我想让读者先评估内容的价值,再思考要不要关注我的公众号

文章 4200 字,速读只需 5 分钟,接下来进入正文

前些天一位毕业多年的学弟找我聊天,说自己目前的工作并不快乐,对未来也很迷茫。毕业这么多年,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困惑,回想起那些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我曾不断的拷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的特点是什么?我究竟想怎样的生活?渐渐地我有了答案,现在我想把曾经的思考记录下来,仅供大家参考与批判。

1. 好工作长啥样

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好工作??能赚更多的钱?博取更高的名望?还是获得更大的权力?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想用一个著名的调研来引出自己的观点。

20 世纪,契克森米哈赖想搞清楚:到底哪些事情让人感到幸福?于是他和团队发起了一个著名的调研:他们选择了数万人作为调研对象,涵盖了世界各地的各类人群,例如韩国的老妪、印度的壮年人、东京的青少年、印第安纳瓦霍族的牧人、阿尔卑斯山区的农夫以及芝加哥装配线上的工人等。他们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了一个电子传呼机,每天会随机的发起 8 次信号,每当发出信号后,受测者需要记录当时的心情以及在做的事情,并在一周后回收。最终他们收集到了超过 10 万份记录。然后他们惊讶的发现: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是最让人幸福的事情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认为:所谓好工作/事业,一定是能充盈自己,而非消耗自己,你清楚工作的意义,能调动自己的积极性,通过创造价值,不断获得成就感,并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把钱就给挣了。

2. 人挣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人挣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对此,我还想补充后半句:凭运气挣到的钱,大概率也会凭实力把钱赔出去!

以自己为例,我曾在 2017 年买过比特币,那时大概 1200 美元一枚,买入前,我坚定地认为每枚比特币能突破 1 万美元,并罗列了一堆理性客观的理由。但买入后,自己表现的跟预期截然不同,比如我认为自己注重价值投资,不在乎短期的涨跌,但买入后,我会时刻盯着比特币的价格,涨了,我会沾沾自喜,跌了,又会患得患失。这两种状态会在一天内反复交替,最后我发现,我的注意力与情绪完全被比特币绑架了,每次的风吹草动,都会挑拨自己敏感的神经,不仅没赚到钱,还把生活跟工作搞得一团糟,最后我把手里所有的虚拟货币清空了,心态才从焦虑烦躁中解脱出来。如今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 100000 美元一枚,涨了接近 100 倍,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知道,我赚不到这份钱,因为我缺乏成熟的投资心态,并且也不愿花额外的精力研究虚拟货币。这意味着我就是一颗韭菜,会在其价格下降的时候抛售,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买入,反复被市场收割。所以及时清仓止损,是我最好的选择。

类似的经历还特斯拉跟英伟达的股票,如果当初坚定地持有,如今至少都是 10 倍的回报。但是每次都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高买低卖,折腾了半天,不仅没赚到钱,还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心态跟认知不成熟,即便是送到嘴边的财富,也无法收入囊中。

这几年,我问过许多人两个问题,第一个:如果重来一次,回到十年前,给你 1 万块钱的启动资金,到现在你能赚到少?

70% 以上的人都给出了百万以上的回复,在他们看来,过去遍地是黄金,只是当时受限于自己的胆量与认知,浪费了无数的致富机会。比如我爸曾经说过,在他 20 多岁的时候,只需要把隔壁县的莲藕贩过来卖,就能卖出双倍的价钱,但当时大家都觉的做这种买卖不是长久之计,干的人特别少。如果能回到以前,他肯定会去贩卖莲藕,然后用攒下钱的去买村头的店铺,这样过不了 20 年,就能在拆迁的时候赚上几百万。

第二个:如果现在给你 10 万块钱,10 年后,你能赚到 100 万吗?

这时只有不到 10% 的人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多数都认为未来的变数太多,不敢下注,他们更愿意把这 10 万块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为什么同样一批人,对两个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因为对于过去 10 年,我们拥有上帝视角,知道哪些决策是对的。而面对未来,我们一无所知。如何给未来开一双上帝之眼,做出正确的决策?靠谱的方法只有一个:不断探索这个世界,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寻找其中的规律,并顺势而为

用更简单的话来概括: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这才最重要的赚钱技能!

3. 认知水平与投入高度正相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天赋无关,跟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高度正相关。

绝大多数行业对天赋要求并不高,例如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只需接受一到六个月的培训,就能胜任工作。招聘网站的数据也能验证这一点:大多数岗位的经验要求是 1-3 年,少数为 5 年,这说明,对于市面上的主流行业,普通人投入 3 年可以成为中坚力量,5 年则有机会站上金字塔尖。

但现实是,许多人工作 3-5 年后,依然原地踏步,远未达到心中的预期。这是为什么?大概率是缺乏有效投入

因为一个领域,你思考的越多,实践的越多,大概率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同样的,你对该领域的理解也会更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与机会。而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愿在自己的领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上班摸鱼,下班躺平、游戏或蹦迪,偷懒的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是内核只有一个:缺乏动力

4. 动力

要长期投入并保持动力,关键在于动力来源,来源可以来源于外部,也可以来源于内部。

外部的动力来源通常是压力或激励,例如,公司规定完不成指标就会被开除,那员工会因此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如果公司提供巨额的奖金,很多员工也会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但无论是压力还是激励,这种外在的动力都很难持续,因为你并不会因为事情本身而感到快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只能不断地逼迫自己,消耗自己。长久以往,你会觉得疲惫,厌烦,甚至陷入无尽的迷茫与内耗。

相比于外部,更重要的是内部的动力:对事情本身的热爱!由于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整个过程会变的非常有趣,以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为例,即使身体非常疲惫,他们依然乐在其中,哪怕休息时,也会主动查找相关信息,规划下一个更有意思地行程。这种状态很容易让人进入心流,每次进步都会激励自己,如此反复,不断向前!

所以,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至关重要

5. 热爱的重要性

做自己热爱事情,首先能取悦自己,会不断的给自己充盈能量,其次,还能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

凯文.凯利曾经在《技术元素》中提过 1000 个铁杆粉丝理论:如果有 1000 个愿意为你的服务或者产品买单的铁杆粉丝,那么你便可以安心创作,无需担心生活问题。现在的「知识星球」「主播带货」等基本上都是这一理论的案例。

中国有 14 亿的人口,即便再小众的领域,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爱好者,只要你能进入这个领域的前 5%,就有能力为目标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或产品,哪怕只有 1% 的用户愿意买单,也足以超过 1000 个人。而成为前 5%难吗?并不难,根据 1 万小时定律,普通人在一个领域,有效投入 5 年的时间,就能成为行业的金子塔尖

如果自己找到了感兴趣的事情,别犹豫,赶紧去做!每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总会有一堆人给你泼冷水,最经典的话术为:XX 领域已经饱和赚不到钱了。

但他们真的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了吗?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未涉足其中!他们的信息来源不过来自道听途说,亦或是未加思考的人云亦云。

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首先是取悦自己,而非赚钱

6. 输出与分享

人是群居性动物,在探索精进的路上,要尽量避免一个人独自前行,我们需要真实有效的反馈,才能帮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为前进的动力不断添柴加火,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输出自己所学到的内容,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思考与认知。

绝大多数的稳定关系,其背后都是近乎等价的利益交换,小到家里的宠物,大到国际关系都是如此,以宠物为例,看似是主人单方面的付出,实则宠物也提供了情绪价值,如果有一天,宠物不再听话,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随地大小便,甚至经常咬人,主人还会继续供养吗?再比如,朋友关系中,如果一个人只会索取,不懂付出,这样的关系也很难维系。

不断输出自己所精进的内容,是传递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输出的方式有很多,如果你性格外向,可以当众讨论或展示,如果比较内敛,也可以通过文字、手工表达观点,分享的内容越多,对你兴趣的人也会越多,收到反馈也越多,如此反复,正向循环。而这些跟你产生共鸣的人,大概率会成为你铁杆粉丝。

哪怕你的输出没有任何关注,自已仍会收获满满,因为输出本身就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它会帮助自己进一步内化知识,让认知更加的清晰深刻。

7. 如何找到热爱的事情

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本身就很漫长,所以别急于求成!因为多数人的成长轨迹,都是家长、老师帮我们规划好的,极少有自己的参与。哪怕脱离了家长跟老师的束缚,我们依然会受到思维惯性的束缚,习惯听从别人的意见,极少审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我们可以先回忆过去几年中,真正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真正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认真思考,大概率会有答案。如果实在想不出,那不妨看看近期有哪些事情能调动自己的情绪?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到好奇?

一旦定位到具体的事情,接下来就是拆解它所涉及的方向,确认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例如,过去几年中,最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是收养了一只流浪狗,那么你需要认真思考,让自己开心的是帮助弱小带来的满足感,还是因为小狗带来的陪伴?

如果帮助他人让你感到快乐,那么你可以尝试募捐,支教,社区服务等,如果是流浪狗让你快乐,那么你可以尝试宠物/动物相关的领域,例如宠物护理健康,宠物培训,宠物宣传等。

确认方向后,我们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以募捐为例,如果自己性格内向,但是思维缜密,那么可以尝试幕后的策划,如果自己性格开朗,习惯与别人交流,则可以尝试带队去募捐,如果一时无法确认,也别纠结,多尝试,因为实践比纠结更重要!

当然这里还有两个方式,也非常值得一试

  1. 如果你在财富自由的情况下,并且能力比现在强 100 倍,那么你最想做什么?
  2. 模拟契克森米哈赖的实验,记录自己开心时刻,一段时间后,观察这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然后从中寻找线索

8. 小计

第一次思考相关的问题是 2017 年,那时大学刚毕业不久,跟很多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并不自在,很多人从事着一些谈不上喜欢,也不讨厌的事情,忙碌过后,时常会充满忧虑,陷入迷茫。

刚工作时,我曾以为赚钱最重要,但我很快意识到,钱并不能解决自己的焦虑,一心只想赚钱反而会让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差,正如「生物圈 2 号」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样的,生活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自己状态的稳定性。当我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赚钱的时候,睡眠、运动、饮食等其他方面也失衡了,状态也在不断自我消耗中慢慢变差。

后来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没有钱,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多数人的爱好,并不需要花多少钱,如果非得等到把钱赚够,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以上!

这个公众号是一个自我升级的后花园
专注心理学、效率提升与实践总结
当然也会掺杂着其他方面的碎碎念
如果内容跟你同频,大概率会戳中你
欢迎关注庖丁之刃

1148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92 条回复
mikej
272 天前
LZ 写得很好,不要在意评论里的一些垃圾,哈哈
Joshuahui
272 天前
直接划到文章最后,看到二维码和公众号,满意退出
CziL
272 天前
楼主写得很好,v 站中为数不多的好文,评论里的一些垃圾只能说他们还没悟到那个境界,你的话就跟对牛弹琴一般,懂的人自然懂
huguang3320
272 天前
写的好不好我不论,但是看楼主的回复就能看出心态要比评论区的很多人要好,文章我是看完了,我也比较认同
duanxianze
272 天前
标题不够吸引人,这套路是七八年前玩的了,那会经济好大家还有点梦想,想找点格调,现在日子艰难,大家不关注开心不开心,就想挣钱,这也是为啥好多人怼你
CziL
272 天前
littlewing
272 天前
标题改成 “我想开开心心的把在座的各位的钱挣了”
MAGICY
272 天前
@huguang3320 谢谢肯定,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哈
MAGICY
272 天前
@huguang3320 谢谢肯定,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哈
MAGICY
272 天前
@mikej 谢谢肯定,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哈
v3ct0r
272 天前
OP 文章写的没什么问题,很多观点都是已经被无数人说过的。但是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不会去做。
看到很多人喷,都是嫌弃推广,但是 op 最开头就说了可能会是推广的文章(看个人理解了)。
tool2dx
272 天前
虽然 OP 写的不错,但是评论回的也不错。如果你能高高兴兴挣到钱,你老板就应该不开心了。

打工仔和老板本来就站在对立的两面。
wtdd
272 天前
就像 5 楼所写,在 AI 的时代,这样写公众号,别说广告卖课,就算非盈利纯分享,
也很难成功了,再用心也没用,要么真原创干货,要么走情感套路,要么刷颜值直播……
dabinDev
272 天前
几年前我也持有过不到一万得 BTC 当时也是给自己加注各种理解,结果亏钱走人。更是很怀念刚出来能够全身心得沉浸式得投入到工作,热爱工作,那种感觉确实很棒。文章我收藏了,谢谢博主写的真好
behindeye
272 天前
最大的败笔是这是一篇引流文章
MAGICY
272 天前
@behindeye 引流的目的我在文章最开始就说明了
MAGICY
272 天前
@dabinDev 感谢肯定,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哈
MAGICY
272 天前
@tool2dx 其实也还好了,至少我们公司不冲突,反正我们公司的老板都是我公众号的粉丝,还给我打过赏,哈哈哈
MAGICY
272 天前
@behindeye 另外我觉得文章如果能给别人一点参考,让人少走一些弯路,就值回本了,而且我也没把文章写一半,必须关注我的公众号才能看完整版,至于是否要关注我的公众号,交给读者自己评估就行了
oshio
271 天前
你低估了要靠爱好赚钱的难度啊。
前 5%根本就不可能靠爱好赚钱啊。战老算万分之一了吧,能靠围棋赚钱吗,不也要搞抽象,问题是搞抽象是她的爱好吗,而且他的抽象能力不止 5%了吧。
楼主的爱好可能是思考写文章,可就算你达到了前 5%,就能靠思考写文章赚钱吗?还不是要运营公众号,到处引流,问题是引流也是你的爱好吗,你又能做到头部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10882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