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红书上无意看到了一个 HiFi 交换机的帖子,感叹还是封闭小圈子的韭菜好割

297 天前
 nevin47

最近算是老烧二进宫,买了一个便携耳放(俗称小尾巴)+国货 HiFi 耳机,可能因为搜索联盟的原因,然后小红书开始疯狂推送各种 HiFi 帖子了

本来大多数都是软文或者体验分享,看了图一乐或者了解一下国产 HiFi 圈新变化,结果今天突然推送了一个“8000 块的 HiFi 网线”,然后又刷到一个不知道多少钱但目测很贵的 HiFi 交换机……最逆天的还是那个交换机下面有人吐槽博主数电模电都分不清楚,然后博主统一回复大概意思“听过 10W 以上的设备再说话”

上午摸鱼的时候实在没忍住上了绿坛搜了一下,结果发现这种 HiFi 交换机居然最早 2021 年左右就开始有了,更逆天的是很多人还说换了真的有效果……

只能感叹封闭小圈子的韭菜是真的好割,我甚至突发奇想,如果把 H100+nvlink 包装一下,再加个没啥用的数模转换的 FPGA ,是不是可以搞个“AI 数字增强 HiFi 平台” XD

1280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110 条回复
ShadowWhisper
296 天前
@HL8 #51 七八年前买的 filco ,就是喜欢那个配色,那时候国产还没崛起。现在真的推荐买国产,便宜用起来很舒服,很多还有静音棉啥的,不影响周围的人。
yb2313
296 天前
圈子就是宗教,宗教就是政治
cenbiq
296 天前
我比较相信脑放的说法,所以我只买有源音箱和耳机,其他的 HIFI 设备一律不入坑
niubilewodev
296 天前
@luoyide2010 这论坛真是卧虎藏龙,居然连音频文件是放在 nas 还是放在 u 盘里,都能听出区别来。
nevin47
296 天前
@a67793581 QQ 音乐现在音源已经不错了,SQ 级别的网上大神分析过基本上是 CD 采样,不是强行升频的了

追求 96K 的可以考虑 AppleMusic ,但是 AM 有个问题是手机端不支持独占,要么只能直出,要么选用低阻抗的设备

想听单碟的话,各大 PT 站上的资源也比较丰富,或者干脆捐一个 openCD
lts9165
296 天前
不是听胶片吗,要网线和交换机干嘛
nevin47
296 天前
@wangyzj 装房子很真实哈哈哈,楼上 30W 的老哥我都觉得是不是装房子了的

@cenbiq 放大器影响还是挺大的,有条件还是可以考虑弄个基础功率达标的放大器
wangyzj
296 天前
@nevin47 #87 30w 装一个屋不含设备应该还可以,反正小一百平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够了
左右立体环绕
前后声场齐全
这回怎么木耳也能听出来不一样了
israinbow
296 天前
虚假的 hifi:
听各种声学工程师的调音技术与声学花活

真正的 hifi:
99.99999 纯度单晶铜镀银 8 箍编织屏蔽线插在几万块的苏产电子管放大器, 再通过光纤连接解码器和音源, 音源还要用古典主义碟机放黑色的胶片, 所有设备供电都要上纯铜插座接到 330v 三相工业电源, 拍照发帖炫耀的时候被嘲笑不如原道
shangguanshaofu
296 天前
拆了一个 wifi 信号放大器,里面只有三个灯,天线都是假的
HL8
296 天前
@ShadowWhisper
七八年前国产没崛起是你定义的?
我 2014 同时用过 filco 和 ikbc ,filco 就是智商税。
我还参加过某大牌的海外众筹投放,全是国产键盘找一帮海外程序员在外网上吹。
a67793581
296 天前
@nevin47 我目前用的是 96k 的 离线音乐文件 不想使用付费平台的 可以考虑自建一个在线音乐播放器
cloudjc
296 天前
@Chihaya0824 #31 就是 25 块钱的东西很让人惊喜罢了,没有那种越好几级的表现,那不现实。而且我现在平头塞的话用小黑铃 S X6 , 潜 25 就是翻出来了弄着玩玩而已。
luckyrayyy
296 天前
脑放会不会真的有效,毕竟声音效果也是脑子处理
yunqily
296 天前
哈哈学习了 高中时候也很沉迷幸好没钱
Baoni
296 天前
因为有些有钱又不懂的人会觉得贵就是好
SimonOne
296 天前
小尾巴有推荐吗,怎么入门的都那么贵,加点钱直接买播放器得了。
JayZXu
296 天前
模电过于玄学
你要说没影响吧,肯定不至于
你要说影响真的能一耳朵区别吧,我觉得也不至于

之前我一好兄弟的表哥是重度烧耳机用户,发烧到看 Paper 去研究干扰来源那种
一起吃饭时,非常专业的问我光学相关的问题,探讨光纤线会不会携带前置模电部分带来的干扰

我只能说,HIFI 是有钱人的烦恼罢了
zzutmebwd
296 天前
按照小红书刻板印象法来减少工作量:你玩小红书吗?玩→直接拉黑。
GuLuDaDuiZhang
296 天前
@nevin47 真正下放应该是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真这样 300 的标准还能再降,那就 200 好了,超过 200 的部分就当是为个人偏好付费。并不是说 200 以上就差,而是拉不开质的差距,只要基本性能合格了,再往上就是偏好问题。例如频响变一点声音有点不同,一看价格贵了很多,就会有一种贵的声音应该是更好的感觉,但实际上这种变化加点 eq 一样的效果。耳机想要真正的提升是要从无到有的,例如正确的声场、真正的低音,声场问题目前有计算音频正在一点点攻克,但低频问题对于耳机这样的产品形态则基本无解。

如果推荐按 1000 的价位去选,选 tws 耳机,还能理解点,能够到各家的高配型号,为更好的传输续航降噪等一些特性付费。选传统的有线耳机,只好说是个人偏好,要说音质,计算音频才是音频设备的未来,这是业内共识,传统有线耳机注定会像黑胶机听黑胶失真的味道一样,变成一种小众情怀。

预计到那时候,tws 耳机供应链成熟,估计会像现在有线耳机一样搞出一堆所谓的 hifi tws 耳机 dog ,是的,为什么耳机圈营销佬很喜欢拉踩 tws 耳机音质,除了历史惯性,更重要的是没那个技术实力做 tws 呀,tws 耳机又是电池又是芯片又是麦克风又是 dsp 还要集成在一起,小作坊没那个能力知道吗,做起来成本太高了,效果还差,和大厂一比各种问题就露馅,哪像有线耳机,随便找个小工厂都能批量给你做,基本失真性能达标就行,剩下的只要 kol 文采好卖的价格高,那么声音就是好就是高级,耳机本体就单元加腔体加根线,成本可能和外包装是一样,甚至外包装比耳机贵,暴利,还能带着一堆便携解码耳放、耳机线、播放器等等几乎画蛇添足的设备一起割菜,利率高当然就被人追捧,tws 耳机动了老前辈们的蛋糕那必须打脸必须得踩。

我对恶臭的耳机圈早已没兴趣,对于耳机我已经很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目前我选择的两耳机都放办公室用,一个压耳式久戴不累用来开会价格 60 ,一个带降噪的大耳用来降噪听歌价格 80 ,合计 140 不超过 200 ,在家好好享受音乐就用音箱(真享受音乐还得是音箱,有大 house 大箱子低音炮的同学应该会很认同这点),随便听听就蓝牙音箱,不过音箱也是一路踩坑折腾了近 5 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也已经玩到头了,庆幸的是我对音频这块的认知一直在进步,算是有点自己的方法论了,不至于一直被营销牵着鼻子走。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09637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