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dCruiser 抱歉,你说的才是纸上谈兵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多引入一套系统”,对于增程来说,驱动永远只有一套系统,就是电驱,而比亚迪的 DMI 混动也是电驱,然后增加一个单减速器把部分内燃机功率分流到 P3 电机驱动轴上增幅动力。电驱系统因为电机转子本身不直接耦合驱动轴,所以相比燃油车传动系统减少了很多摩擦损耗,约等于免维护,然后把从来不用切换比速的单挡定比减速器和燃油车的内燃机-变速箱系统相比?变速箱来回切换耦合方式所造成的磨损不就是燃油车动力系统最大的故障源,这点是怎么能比过固定减速比,结构简单得多得减速器的?
另外从控制系统说,新能源的动力域控制器普遍比燃油车集成度高,从燃油车时代的多 mcu ecu 分散控制网络连接结构变成了少量 mcu ecu 集中控制连接结构,本身拓扑就更加精简,结构更加简单,主机厂普遍反映新能源动力系统需要的芯片数量比燃油车要少很多(增加的心芯片需求来自于车载娱乐和辅助驾驶),所以又是怎么推出新能源车动力系统比燃油车更复杂的?
最后电动机可能的问题来源是大里程高温工况下运作后可能会造成永磁体退磁现象故而需要更换,但是请比照会造成此情况的里程数,是家用乘用车能行驶得到的里程吗?如果形式到这个里程,燃油车又应该做多少动力系统保养?更换多少零部件?
所以请不要纸上谈兵,想说明自己的观点就分析实际的动力系统,找到实质证据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