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需要一个临时记事本的时候是像我一样按 Win+R 拿运行窗口的输入框当记事本用

2024-03-20 13:44:10 +08:00
 drymonfidelia
懒得自己写一个
node-ipc 事件后独立开发者的程序我都要完整审计一遍代码才敢在有重要数据的电脑上运行,更麻烦
998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98 条回复
nekoneko
2024-03-20 14:32:34 +08:00
cv 用的 utools 上的剪贴板,
临时速记也用的 utools 里的插件
dobelee
2024-03-20 14:32:38 +08:00
不需要,任务栏 24h 开着 npp 、Obsidian 。Chrome 也随时开着 Notion 、Keep 。
Surechun
2024-03-20 14:34:29 +08:00
sublime,最近看到一个更快的 zed
wonderfulcxm
2024-03-20 14:35:11 +08:00
以前好像有很多那种附在桌面的随手贴的小应用
iorilu
2024-03-20 14:59:45 +08:00
notepad next 最近发现不错, 基本功能都有, 可以不用保存, 临时直接用, 下次打开还在
wdssmq
2024-03-20 15:12:12 +08:00
data:text/html;base64,PGh0bWwgY29udGVudGVkaXRhYmxlPmVkaXQgbWU8L2h0bWw+

上边代码存成浏览器书签。。

解码后内容是:<html contenteditable>edit me</html>
Tink
2024-03-20 15:29:03 +08:00
vscode
woodfizky
2024-03-20 15:30:23 +08:00
对我来说,win + R 那个输入框有点太简陋了。。

个人工作的时候会后台一直开着一个 sublime ,可以放很多临时文本,还可以多行处理、搜索、替换
crayygy
2024-03-20 16:06:15 +08:00
有一个很简单的快速启动的方式,而且不需要安装任何第三方启动器。

把任何你想用的 Note app 放在 taskbar 的第 N 个位置,然后使用 Win+<数字 N 键 > 就可以打开第 N 个 app
cc666
2024-03-20 16:08:43 +08:00
我一般使用 windows 的便笺功能,还可以 pin ,挺好用
null113
2024-03-20 16:30:28 +08:00
sublime +1
cleanery
2024-03-20 16:43:52 +08:00
你可能需要 ditto 这种东西
TomCN
2024-03-20 16:45:38 +08:00
@drymonfidelia #13 1 、剪切板记录有数量上限; 2 、电脑重启后会自动清空; 3 、常用的文本可以固定,这个重启不会清空

用习惯了还是挺好用的
sunziren
2024-03-20 16:46:56 +08:00
用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当备忘录,还能传文件和图片,还能手机同步
FengMubai
2024-03-20 16:52:31 +08:00
我用 notepad3, 放在任务栏, 快捷键`Win+数字`即可
securityCoding
2024-03-20 16:57:44 +08:00
@cleanery +1 ,提效神器
OOKAMI
2024-03-20 16:58:57 +08:00
将 windows 的便签、notepad 、vscode 啥的固定到任务栏,然后 win + 1\2\3 就行了,或者 win + r 再敲多个 notepad 、code ,回车直接打开 notepad 、vscode ,这样记录东西也完整点
HTML001
2024-03-20 17:07:14 +08:00
微信文件助手
RealVic
2024-03-20 17:11:46 +08:00
Mac 用户表示用 spotlight ,和你的差不多哈哈哈哈哈
wheat0r
2024-03-20 18:01:27 +08:00
vscode 开机自启动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ex.noerr.eu.org/t/102538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